风楼阁交友平台_附近找人睡觉电话,附近100元一小时,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

“种”出乡村振兴新希望

时间:2025-04-11来源:徐州日报

本报记者 李晓航 马永康

在时代的浪潮中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梦想,奔赴大城市,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天地。然而,也有这样一群人,在领略过都市的繁华后,选择回到家乡,挥洒青春汗水,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。丰县凤城街道的“95后”姑娘邱婉静,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,她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身份——自媒体博主“豌豆同学”。

嘿,Bro,伴随着一声熟悉的转场音效,记者在丰县凤城街道一处标准化菌包生产车间,见到了这位“豌豆同学”邱婉静。她头戴草帽,正专注地检查菌包湿度?!叭詹?0万袋,年产能突破1500万袋,配备两台4.5吨生物质锅炉和16个常压灭菌仓,菌包重量精准控制在3.5斤/袋,合格率超98%?!鼻裢窬步樯芷鹁导涞那榭觯菪攀帜槔?。就在一年前,她还是北京某写字楼里踩着高跟鞋的白领,而在更早之前,她是丰县修远学校的一名初中地理教师。

从讲台到菌菇车间

一个“不安分”的返乡者

“同学们看这张图,季风如何影响中国农业?”2021年,在地理课堂上,邱婉静常常抛出这样精心设计的问题,还搭配有趣的互动游戏。那时,刚从苏州返乡任教的她,用RPO招聘工作中积累的沟通技巧,把地理课变成了“最受学生期待的课堂”。两年后,这个“骨子里不安分”的姑娘内心涌起新的波澜。“我想去北京,去看看更大的世界?!?023年,26岁的邱婉静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,只身前往北京。

在北京的日子里,邱婉静深刻体会到都市的繁华与互联网的魔力,也被自媒体的巨大影响力所吸引,她见证了科技与传统农业融合迸发出的巨大潜力,敏锐洞察到乡村振兴蕴含的广阔前景?!拔暇釉诒本┝繁叩某鲎馕?,凌晨盯着电脑改方案,想着行业的内卷和无休止的加班,那种被需要的真实感渐渐消失了。”彼时的她,满心只想回到丰县老家“躺平”,寻得一方宁静。

2024年春天,母亲发来的视频彻底击中了邱婉静的乡愁。镜头里,老宅院墙上爬满青苔,门前柿子树在风中摇晃?!案没丶伊??!彼庋嫠咦约?。

科技赋能传统农业

95后“菇娘”的突围战

返乡后的邱婉静,经历了两个月的“躺平期”,这期间,她走遍家乡的田间地头,调研木耳、羊肚菌等特色种植业。了解到凤城街道虽然有着30多年的菌菇种植经验,但乡亲们自制菌包时,需要全家上阵、耗时费力,她便萌生了创办标准化菌包厂的念头。在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,邱婉静从零起步,整合菌种研发、生产配送和技术扶持全链条,建成刘李三村首家标准化菌包厂。这不仅让乡亲们告别了“全家蒸菌两月忙”的辛苦,更将分散作业的安全风险降到了最低。

然而,厂房建设并非一帆风顺。起初,由于土地审批问题,项目险些搁浅。刘李三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王涛得知后,主动帮助她向县里的相关部门作情况说明、耐心给租地居民做思想工作,助力土地使用审批流程,并协助申请到项目补贴资金30万元。

“温度精准控制在12℃至18℃、湿度保持在65%至75%时,菌丝活力最强?!痹谘蚨蔷种补讨?,邱婉静借助手机上的监控APP,便可以随时查看棚内状况。面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木耳采收季,邱婉静计划采用“菌包厂+合作社+农户”联营模式,对农户的木耳进行统一收购加工。收购后,她还打算开发切丝、烘干产品,打造本地品牌,通过电商渠道进行出售,让家乡的“黑木耳”真正变成“金招牌”。

流量变“留量”

自媒体点亮乡村新可能

“5D版菌菇变形记天天上演,3天冒头,7天戴帽,20多天即可修成菌中龙凤,快带着好Bro来尝尝鲜吧!”在短视频里,邱婉静活力满满地穿梭在羊肚菌种植大棚内,讲解着羊肚菌的生长速度。返乡半年多时间来,抖音账号“豌豆同学”多个视频播放量破百万。背后是她对乡村传播的洞察:“城里人向往田园生活,但不了解农业,得用有趣的方式破冰?!?/p>

邱婉静的抖音账号定位清晰,昵称简洁易记,开场白犀利有趣。观看她的视频,主题内容明确——“95后新农人”“丰县美食美景推荐官”。视频内容分为三大板块:记录从菌种培育到采摘的全流程,穿插一些技术讲解;将丰县的特色美食与旅游景点融入视频中。她亲自下厨,制作各种美味佳肴,让观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丰县的风土人情;带领观众探访丰县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,让观众在领略美景的同时,也能深入了解丰县的文化底蕴。

在邱婉静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乡村、回归乡村。他们用自己的方式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而邱婉静也凭借自身的努力与坚持,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颗璀璨明星。她用行动证明,即使身处乡村,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。

“让丰县被看见”

一场进行时的新农人实验

“过去在外打工,我每天都渴望回家,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?!?5岁的村民王大姐一边为菌包接种菌种,一边笑着说道。目前,邱婉静的产业已带动周边数百位村民就业,其中还有人跟着她学习,开始自建菌棚。

随着“豌豆同学”抖音账号影响力不断提升,邱婉静也想着发挥自身影响力,为丰县高质量发展出力。“未来可以尝试直播带货,把丰县的牛蒡、苹果和菌菇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做成组合礼盒?!鼻裢窬卜始潜?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线上课程的学习笔记,“想让农产品摆脱低价竞争,就得打造品牌附加值。”

夜幕降临,邱婉静走过新落成的菌包加工厂。钢架结构在月光下闪烁着银辉,像一艘即将启航的船。这位辗转多个城市的年轻人,在家乡找到了心灵的锚点:“以前总想着逃离,现在明白——故乡的土地,同样能孕育出理想的果实?!?/p>

■记者手记

在丰县,像邱婉静这样的返乡青年正汇聚成“雁阵效应”。他们带着在城市积累的眼界与技术回归,赋予“面朝黄土” 全新的内涵。当“95后”用物联网种蘑菇、用短视频卖特产,传统农业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,乡村振兴的故事有了更年轻的叙事。

  • Copyright ?2010-2024 徐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
    联系电话:0516-83732243 E-mail:xzwmw@yahoo.com.cn
    苏ICP备10004008号
  • qrcode_wx
    徐州文明网微信
  • qrcode_video
    文明徐州视频号